权力恒久远,制衡永流传
★成为小炒特别读者:
点击上方「小炒说」→右上角菜单栏→设为星标
在很多人的眼里,绝对权力能够高效地积累资源,集中力量办大事;被约束的权力面临各种掣肘,不仅效率低,也难以集中利用资源。因此,在国家单一目标的实现上,比如战争,绝对权力更有优势。
在历史的长河里,这种言论,无论是原因,还是结论,已经被打脸多次了。
1英法世界大战
丘吉尔说,七年战争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。
英法两国在历史上是老冤家,打来打去的。1337-1453年,两国进行了“百年战争”,最终法国获胜,英国丧失几乎所有的法国领地。
在这之后,两国并没有消停,在欧洲大陆各种不对付,大小摩擦不断。
终于在1756年迎来总爆发,两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展开全面大战,但结局与“百年战争”截然相反:英国获胜,法国丧失绝大部分海外殖民地。这就是“七年战争”。
大炮一响,黄金万两,战争就是烧钱游戏。当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,两国在技术上没多大区别。因此,谁有更多的钱来烧,谁就会笑到最后。英国在七年战争能够逆袭,一雪百年战争之耻,依然在于英国的烧钱能力更强。
是英国的税收更多吗?不是。当时法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都是英国的2-3倍,法国财政收入3.6-4.2亿里弗尔,英国的财政收入只有法国1/2左右,而且这个进步已经很大了,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只有法国1/10左右。
英国的秘密就是借贷:发行国债,借钱来打仗。七年战争期间,英国的政府支出中,军事开支占70%,债务支出占22%。几乎就是靠借新还旧支撑下来的,债务规模急剧膨胀。
国债规模在七年战争中从7400万英镑增加到1.33亿英镑,几乎翻了一倍。
法国也不傻,也是借钱来打仗。因为虽然法国的财政收入更高,但财政支出也更高,在战争开始前,法国几乎是年年赤字。法国在七年战争的总花费是13.2亿里弗尔,平均每年1.9亿,相当于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。
很显然,财政收入无法支撑法国的战争军费,不得不学英国发行国债。1763年战争结束时,法国国债规模达到2.2亿英镑。
从两国的体量来讲,跟英国相比,法国的国债规模并没有显得多么恐怖。但是,即使法国国债的利息是英国两倍,也没有人愿意购买法国国债了。这是法国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。
当时,英国国债的平均利率为3.7%,而法国最好时仍高达6.1%。
那么这就很神奇了,作为一个大国,法国的GDP和人口数量都远超英国,愿意支付的利息也更高,为什么投资会放弃法国国债转而青睐英国国债呢?
因为,借钱的核心,不是实力,而是信用!通俗讲,有借有还再借不难。
但偏偏法国政府喜欢当“老赖”,经常不还钱或少还钱。比如1648年11月,法国政府宣布延期偿还所有债务,并将利率由15%降至6 %;1759年10月,法国政府宣布暂停支付年金本金和到期的付款通知单。英国就很守规矩,每次都能按时还钱,从而继续借更多的钱。
法国的资源比英国更多,怎么还老赖账呢?两国的这种区别,根源在于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。
1688年,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,法国正在集中力量如期完成凡尔赛宫的建设;1689年,英国颁布《权利法案》,确立“王在法下”的君主立宪,王权受到议会的制衡,法国的凡尔赛宫竣工,路易十四喊出了“朕即国家”的豪言壮语。
详见《英法两国的分道扬镳,专制与宪政的财政解读》
此后,英国朝着王权日益缩小的权力制衡发展,法国朝着王权无限膨胀的绝对权力狂奔。正是这一进一退,导致两国的借贷能力出现差距。
英国拥有成熟的议会体制,权力得到较好制衡,政府透明度高,人们相信英国政府不会胡来乱来,因为议会是永久机构,有一套公开透明的运行规则。所以,英国国债受到投资者的欢迎。
1695年,英国国债规模840万英镑,是财政收入的2倍,1700年1420万英镑,1753年7400万英镑,直线上升。
法国实行君主专制,国王一人说了算,由于人性的不可预测性和善变,导致法国政府的透明度较低,政策朝令夕改,令人很不放心。所以法国政府经常违约,赖掉利息、擅自延长期限等骚操作是家常便饭,法国国王甚至采用关闭债权银行、杀掉债权人的极端办法来逃废债。
这种缺乏制衡的绝对权力所导致的傲慢,对法国国债的信用造成恶劣影响。18世纪的法国毫无疑问是欧洲第一强国,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欧洲的外交语言,欧洲上流社会以说法语为荣,但法国国债始终半死不活。
英法的这种区别,不是孤例。16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,号称“日不落帝国”,荷兰是它的领地。但是,哈布斯堡王朝借钱时,往往不用王朝名义,而是用荷兰来借。因为王朝实行君主专制,而荷兰有着成熟的议会制度,权力制衡的议会的信誉,显著高于绝对权力的哈布斯堡皇帝。
1761年,七年战争正在进行中,鉴于法国政府习惯性的违约,一份荷兰出版的小册子在金融圈比较流行,有这么一段话:
“在法国,所有公共信心的最大暗礁在于,全部权力掌握在国王手中,他的意志是国家所有开支和信用的唯一裁决者……他的收入极端困难时、不再能支付国家开支和偿还债务时,这些债务责任必要时会暂停履行,甚至会被削减或取消。”
1763年,法国国债不仅规模比英国大, 而且利率比英国高,其利息支出每年达到1400万英镑,是英国的3-4倍。但它新发行的国债远不如英国受欢迎,借新还旧举步维艰,最终法国在这场烧钱竞赛中被拖死了,两国签订《巴黎和约》,法国割让大部分殖民地。
然而,法国死性不改,七年战争刚刚结束,就想到了违约。1764年12月法令,政府强制扣留部分债权人的利息收益用作偿还国家债务,法国驻荷兰大使报告说,法令宣布后,荷兰投资人不惜折价转卖法国公债而投资于英国国债,因为作为法国政府的债权人,他们的收益太不可靠。
而英国国债在战争结束后,1790年增加至2.44亿英镑,是财政收入的15倍,比1763年增加了1亿英镑。英国首相皮特就在议会自豪地宣告:“这个民族的生机乃至独立建立在国债基础上。”
到了拿破仑时期,拿皇天下无敌,但对国债一筹莫展,因为他在位10年,总共只发行国债274万英镑,不到英国国债的1%。因此有人感叹:“拿破仑用自己的本金与英国的利息进行战争,焉有不败之理?”
经济学家马德斌就说,世界上首先被制约和限制的权力,成为最有效、最强大的权力,英国因此大大增强。
所以,国债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制度,背后还意味着根本性的政治制度。
2鸦片战争不能成为持久战
关于资源汲取能力,大部分人都认为绝对权力与权力制衡更有效。
对于1840年鸦片战争,有很多人认为,英国没有派多少兵,也没打到首都北京,为什么清政府不来个持久战耗死英国?
清朝与英国的武器差距,难道还比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差距还要大吗?抗日战争都能赢,清朝跟英国打消耗战,肯定也能笑到最后。
这个还真不行,清朝耗不过英国。
茅海建在《鸦片战争清朝军费考》中有数据,鸦片战争,清朝花了3000万两,英国花了421万英镑,相当于1263万两,只有清朝的40%。
两国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呢?1840年清朝财政收入3904万两,英国1.55亿两。记住,这个数据指的是国库里的税收,不包括国债。
也就是说,英国财政收入是清朝的4倍!鸦片战争的军费只占英国财政收入的8%,却占到清朝的70%。
显然,耗不起。
(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英国财政收入是清朝的6倍、8倍)
当时,清朝人口4.1亿,英国人口1500万。这就意味着,英国的人均纳税是清朝的109倍!
即便假设清朝百姓的纳税,有90%都被官僚贪污了,只有10%进入国库,那么,英国的人均税收依然是清朝的10倍有余。
在GDP比拼上,普遍认为1840年清朝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,是英国的数倍。即便如此,英国的财政收入却比清朝高出很多。
所以,无论怎么看,英国政府的税收汲取能力,显著强于清朝。
这就与很多人的认识相反了。英国的分权体制,强调权力制衡,不利于收税;清朝是君主专制,收多少税,皇帝一句话的事,下面的人立马执行。按“道理”讲,清朝的财政收入应该比英国高出很多才对,清朝人承担的税负也应该比英国人高出很多。
但事实恰好相反。
道理很简单,英国实行权力制衡的议会制度,一切公开透明,政府不能随意损害民众利益,更不能随便纳税来公款吃喝。“无代表不纳税”,每一笔钱怎么收、怎么花,都有一个公开可查的账目。
在这种情况下,英国人相信自己的钱不会被随便浪费,最终能用到公共服务和自己身上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,不再是一句口号。
因此,随着国力的上升和生活的改善,英国也看到了纳税的好处,愿意缴税,英国政府的征税阻力和征税成本也减少很多。
但清朝就不一样,皇权专制,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国家资源,由于百姓不知道钱花在哪了,也看不到基本的公共服务,因此人们普遍将纳税看成是一种剥削,千方百计地逃税。
鸦片战争后,清朝官员刘锡鸿担任驻英公使,通过实地考察,就感慨万千,中国百姓不愿意交税,英国人却很积极。
这就是不同制度下,自愿与强制的根本区别。
这种区别,与18世纪末英法两国是一样的。英国王权成为虚君,法国的专制达到顶峰。
小炒在《即将发生的这场大革命,不是经济问题》中摆过数据,1782年,英国的税收收入占GNP的12.4%,而法国仅占6.8%;1735-1790年,英国的人均税收占人均收入比重从16%增至24%,法国从17%降至11%,英国不降反增,而且是是法国的两倍。
英国的财政汲取能力明显强于法国,但法国爆发了大革命,英国安然无恙。
又有人会说了,清政府也可以学习英国发债啊。很遗憾,一方面自视清高的清王朝还没有这个觉悟,缺钱时他们的脑海里只有加税这一条路;另一方面,他们后来试过,但市场很不给面子,失败了。
甲午战争之后,清政府尝试发行国债,“昭信股票”、“爱国公债”等等,但无一例外遭到冷遇。失了面子的清政府便暴躁起来,强行摊派,到期又拒不付息。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自绝后路。
所以,别看清政府耀武扬威,别人都是一副很顺从的样子,但其实别人就没信任过它,包括清朝百姓。一旦没有了流氓逻辑的强制,它就运转不开。
依然是经济学家马德斌说的那句话,被制约和限制的权力,才是最有效、最强大的权力。
苏联的财政赤字如下图所示:
美国1985-1991年财政赤字分别为2120亿美元、2210亿美元、1490亿美元、1550亿美元、1520亿美元、2210亿美元、2690亿美元。
关于卢布汇率,一直稳定为1美元兑换0.9卢布,1989年改革后,卢布迅速贬值,1美元兑换1.8卢布。
很容易看到,1985-1990年,美国的财政赤字远远超过苏联,是苏联的3-6倍。1991年解体时,卢布已经大幅贬值,数据差距更是悬殊。
当时苏联人口2.8亿左右,美国人口2.5亿左右,比苏联还少3000万。
这就意味着,美国的人均财政赤字,是苏联的3-6倍。
即使美苏的财政收入差不多,但财政赤字的巨大差距,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巨大差距,美国政府的花钱能力明显高于一筹。
在国债数据上,美国国债规模1981年1万亿美元,1986年突破2万亿美元,1990年突破3万亿美元,可谓扶摇直上。详见《美国国债200年:一出生就没打算还,却能越借越多》。
而苏联的国债规模是微乎其微,1990年也才970亿美元,只有美国的一点零头。为何这么少?举个例子,1957年苏联政府突然决定将以前发行的国债延期20年偿还本息。
看到这里,我们就能明白,美苏争霸,多么像拿破仑与英国,你用自己的本金与别人的利息作战,怎么可能不败呢?
苏联政府的收钱能力比不上美国,借钱能力更是天壤之别,你拿什么跟别人斗?当里根总统抛出星球大战步步紧逼时,苏联疲于应付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。
羊毛出在羊身上,如果我们把财政赤字和国债都当成为国民承担的税负,那么,美国人的税收负担无疑要比苏联人沉重得多。但最终的结果是苏联解体,美国安然无恙。
我从来不认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是他人阴谋导致的,主要原因一定出在内政,从而导致民众离它而去。
在财政能力的比拼上,苏联可以说被美国完败,管中窥豹,从中也能看到体制的差距。至于是什么差距,前文已经说过了,在此不再赘述。
无论是国家税收能力,还是国家借贷能力,还是国民的税收负担,权力制衡都明显大于绝对权力。所谓权力制衡导致效率低下,难以集中资源办大事,这种陈词滥调可以歇歇了。
我们与其说权力制衡的财政能力强于绝对权力,不如说,契约的力量大于枪杆子的力量。
如果再多说几句,那就是,“都怪同行衬托得好”,因为张宏杰说过,专制制度是一种十分低级的社会组织,连动物都会使用。
权力,必须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。
点击「阅读原文」加入「小炒读书会」,目前90人。以书会友,提升认知,畅想人生。